发布时间:2015-07-06浏览543
中国水泥行业的碳排放量占了全国碳排放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,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。中国是一个超级水泥生产大国,在“造城”运动中人均拥有水泥量已超过一吨,每建成一平方米房屋就排放出0.8吨碳。
为降低碳排量,国家城乡建设有关人士曾做过调查指出,产业化的住宅生产方式如果在我国普及,将减少约83%的建筑垃圾和约60%的材料损耗,增加可回收材料60%,建筑节能达到50%以上。而钢结构建筑则以其节能、环保的特点,代表了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方向。未来,在中国以钢代砼(混凝土)将是大势所趋。目前在欧洲、澳洲及日本,当地的建筑业十分关注碳约束和循环经济。在那里,钢结构住宅作为一种绿色循环低碳建筑,已经发展到了非常完善的阶段,占到了全部住宅建筑的40%以上。
钢结构领域很大,尤其是钢结构绿色建筑体系,它将打破房地产、建筑、机械装备制造、绿色建筑、新型建材、防灾减灾、家电厨卫装修等产业之间的界线,集合成为一个新的循环型建筑工业化产业体系;还可将房地产业的资金重新回流到现代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中来,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。此外,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,绿色、节能建筑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重点。在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下,预计有上万亿元的绿色钢结构建筑市场正在加速形成。对钢铁企业而言,转变观念、进军钢结构产业,不失为实现转型发展的一条新路,政府和钢铁企业都应对此予以更多的重视。